農村生活污水往往都是隨意進行排放且沒有固定的排放點,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處理和集中,可能會對周邊水系產生巨大的污染,這顯然不利于我國水生態保護及治理,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就農村污水的特點進行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處理措施。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比較集中,主要就是餐廚、日常洗滌、沐浴等,其污染物濃度普遍不高,但是比較分散,再加上處理技術的缺乏導致處理效率比較低。農村地區的發展和建設都邁進了新階段,農村居民的用水量較過去有了明顯的提高,如果不及時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污染區域必定會增加。
如果在未來的建設中,仍然采取雨污不分離的治理措施,生活污水不處理就直接潑灑和排放,時間一久其必定會發生腐敗變質,很容易產生大量蚊蟲,最終造成流行性疾病的擴散,對農村地區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會讓農村地區的水生態環境問題變得愈發嚴重。
實際上,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難度并不小。其水質比較穩定但是有機物含量以及營養物質含量比較高,同時農村地區的人口密度并不均勻想要進行綜合處理非常困難,很多村落之間的距離都非常遠,污水排放十分分散。另外,農村地區的居民以耕種為業,并沒有一個固定的作息時間,生活污水排放的時間段不集中,這也是造成農村地區污水處理難的一大原因。
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具有十分突出的特點,因此我們必須要采取適當的一體化處理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從而保證農村地區水生態環境的穩定性。
從目前來看,水處理廠家處理農村污水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工濕地處理技術。這種人工濕地處理技術指的主要就是在生態工程建成的前提下,將適合濕地生長的植物種植到填料土壤中。在污水經過人工濕地區域的時候,污水中的一些有機物和營養物質將會被吸收,而污水則會順利凈化。這種技術具有諸多優勢的同時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其往往需要較大的面積、處理季節性較強等問題,因此這種處理技術的應用可行性比較小。
2、凈化沼氣池技術。所謂的沼氣,實際上就是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有機物在缺氧環境下發生發酵最終產生的甲烷等氣體。凈化沼氣池技術的出現,能夠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其分解后的產物除了甲烷可用于生活所需之外,主要就是二氧化碳和水,這樣一來就實現了農村生活污水的無害化處理。其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讓污水中的一系列有機物得到最大化的分解,然而其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產物不能直接排放并且處理后的水質并不是太好,和優質水源仍然需要分開。
3、土地處理技術。土地處理技術指的是對非人工的污水生態工程進行調整和強化的一種處理技術,其主要的原理是利用土壤中本身含有的各種特性物質對污水進行處理。
土地處理技術的優勢在于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并且不需要能源消耗,處理污水的時候各種有機物會被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種動植物吸收,將污水轉變成了可用之水,但是同時其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點,那就是用地面積非常大,而且后續的運行情況有待商榷。最后一種被稱為穩定塘處理技術。這種技術顯然是目前來看比較具有可行性和實用性的一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其以人工修建的防滲漏池塘為主體結構,利用池塘中的生態環境對污水進行處理,完全符合無害化處理的標準。其優點在于處理后的水質較為穩定且總體投資較少,可以在原有的魚塘等結構上進行改造而成,適用于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