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位置。我國造紙行業總排水量僅次于化工和鋼鐵行業,位居工業廢水排放量的第三位,COD排放量達到全國工業COD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造紙行業的水污染管理不僅成為造紙行業和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成為制約造紙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利用廢紙造紙與采用傳統相比,不僅可以節約水、能源,還可以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量,減少污染,回收廢紙本身是廢物的回收管理,因此廢紙造紙成為造紙行業的發展趨勢。據全國造紙協會調查,中國造紙工業紙漿原料中廢紙漿已占63%。與傳統植物纖維造紙相比,廢紙造紙工業產生的污染減輕了,但在制漿和造紙過程中,BOD、COD、SS、毒性和色度、用水量大排放污染負荷高,對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問題。隨著排放標準和再利用水要求的提高,廢紙造紙廢水的處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造紙廢水的來源。
廢水水質與排水量和污染量有關,污染量受原料、制漿率的影響,同時污染量與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助劑有關,如造紙過程中使用有機化學品作為添加劑和助劑,不完全保留在紙張中,流失在廢水中的部分對排水水質有一定的影響,COD等指標上升因此,本標準規定制漿廢水污染物的發生情況應根據原料種類、化學品投入量、生產技術、產品種類、再利用廢水管理的程度和再利用量進行計算。
二、.確定各生產工序的廢水水質。
備用廢水。
備用廢水根據原料的種類、備用方法,廢水污染物排放量大不相同,以原木為原料,廢水中COD、BOD和SS分別為0-10kg/t漿、0-5kg/t漿和0-8kg/t漿,以非木材為原料,廢水中COD、BOD和SS分別為20-60kg/t漿、8-20kg/t漿和30-80kg/t漿。
化學制漿廢水。
化學制漿廢水主要包括蒸煮廢水、漂流廢水和制漿各環節產生的溢流水等蒸煮廢水在化學制漿生產過程中蒸煮廢水污染物產生量最大,例如堿法制漿黑液幾乎集中了制漿過程90%以上的污染物,其中含有大量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的降解產物、色素、戊糖類、殘堿等溶解物。蒸煮廢液的污染負荷與制漿率、制漿技術條件等密切相關,化學制漿率低,廢液中BOD、COD和SS分別為350-425kg/t漿、1060-1570kg/t漿和235-280kg/t漿,廢液在堿回收后產生的污凝水中BOD和COD分別為5-10kg/t漿、10-30kg/t漿,SS含量極低,可忽略。
清洗廢水清洗廢水:清洗廢水主要來自清洗未清洗紙漿產生的蒸煮廢水殘留物,該環節排出廢水的污染物成為清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