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我們的生活用水也受到了波及。現在我們要想在生活中飲用到健康的水源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長期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我們的健康安全沒有了保證,嚴重些就會威脅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現在人們迫切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生活中出現一種 凈水器 這種設備,基本上很多家庭都安裝了這種設備。超濾凈水器作為凈水器的升級版,能更近一步的凈化水源,保證我們的用水健康。那么超濾凈水器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超濾凈水器在一定的壓力下當原液流過膜表面時,其超濾膜表面密布的微孔只允許水及小分子物質通過而成為透過液,而我們都知道原液中體積大于膜表面微孔徑的物質則被截留在膜的進液側,成為濃縮液,因而實現對原液的凈化分離和濃縮的目的。另外每米長的超濾膜絲管壁上約有60億個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徑只允許水分子和水中的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通過,而一般來說小細菌的體積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細菌以及比細菌體積大得多的鐵銹、膠體、懸浮物、泥沙和大分子有機物等都能被超濾膜截留下來,這樣就從而實現了凈化過程。
反滲透(RO):過濾精度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國60年代初研制的一種超高精度的利用壓差的膜法分離技術。可濾除水中的幾乎一切的雜質(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許水分子通過。也就是說用反滲膜制水的過程中,一定會浪費將近50%以上的自來水。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純凈水、工業超純水、醫藥超純水的制造。反滲透技術需要加壓、加電,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適合大量生活飲用水的凈化。RO是英文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逆滲透),一般水的流動方式是由低濃度流向高濃度,水一旦加壓之后,將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亦即所謂逆滲透原理:由于RO 膜的孔徑是頭發絲的一百萬分之五( 0.0001 微米) , 一般肉眼無法看到,細菌、病毒是它的 5000 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體的礦物離子能夠通過,其它雜質及重金屬均由廢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過程,以及太空人廢水回收處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 RO 膜又稱體外的高科技人工腎臟。微濾(MF):過濾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見的各種PP濾芯,活性碳濾芯,陶瓷濾芯等都屬于微濾范疇,用于簡單的粗過濾,過濾水中的泥沙、鐵銹等大顆粒雜質,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細菌等有害物質。濾芯通常不能清洗,為一次性過濾材料,需要經常更換。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濾,去除水中泥沙、鐵銹等大顆粒物質。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異色和異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細菌,對泥沙、鐵銹的去除效果也很差。③ 陶瓷濾芯:最小過濾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過濾精度介于超濾和反滲透之間,脫鹽率比反滲透低,也是一種需要加電、加壓的膜法分離技術,水的回收率較低。也就是說用納濾膜制水的過程中,一定會浪費將近30%的自來水。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業純水制造。
過濾精度在0.001-0.1微米,屬于二十一世紀高新技術之一。是一種利用壓差的膜法分離技術,可濾除水中的鐵銹、泥沙、懸浮物、膠體、細菌、大分子有機物等有害物質,并能保留對人體有益的一些礦物質元素。是礦泉水、山泉水生產工藝中的核心部件。超濾工藝中水的回收率高達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實現沖洗與反沖洗,不易堵塞,使用壽命相對較長。超濾不需要加電加壓,僅依靠自來水壓力就可進行過濾,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較適合家庭飲用水的全面凈化。因此未來生活飲用水的凈化將以超濾技術為主,并結合其他的過濾材料,以達到較寬的處理范圍,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質。
自來水先進入超濾膜管內,在水壓差的作用下,膜表面上密布的許多0.01微米的微孔只允許水分子、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透過,成為凈化水。而細菌、鐵銹、膠體、泥沙、懸浮物、大分子有機物等有害物質則被截留在超濾膜管內,在超濾凈水器的超濾膜進行沖洗時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