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進步在不斷改善著人們的生活,人們在生活中各方面的精神物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水資源的要求便是如此,但是,目前的水資源由于地球上各種經濟工業活動的進行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破壞。很多地方都隨處可見被污染的江河,因此,各國政府都在致力于合理合規的利用水資源。各種各樣的污水處理技術也在不斷的產生并且走向成熟。在這些技術中,超濾膜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實踐讓我國的污水治理和環保用水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本文主要對超濾膜技術上的研發應用和發展進行一定的探究分析,同時淺析其在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在環保工程中應用的水處理技術有很多諸如:生物法、凝膠法、溶膠-凝膠法、混凝沉淀法等,各種方式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以及使用情景。在實際工程中,為了達到出水水質目標,往往是對于不同的水質采用混合技術的組合。超濾膜技術的發展時間在最近的幾十年之中,因其高效低耗能、處理水量大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不斷地發展成熟,目前在工業污水中的應用體系已經十分成熟,同時其在城市生活用水凈化中也體現出了較為廣闊的發展中前景。
1.超濾膜技術及特點
1.1超濾膜技術原理
超濾膜技術是通過膜透過進行分離,其處理的范圍在納米尺度和微米尺度之間。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在溶液中加以壓力的作用下小分子可以通過孔隙而大分子和膠體物質無法通過的機制。無法通過的物質被攔截,同時隨著時間的增加攔截物質越來越多的淤積在半透膜附近,此時就需要更大的壓力來實現半透膜的超濾作用。同時,在半透膜表面形成的物質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可以截留和分解污染物的特定化學作用,進一步實現水的凈化。但是,大分子的不斷集聚過濾的效率和速度會逐步下降,出現“濃度極化”的現象,因此在保證超濾有效進行的過程中通常在實際工作中會采用攪拌式超濾裝置來緩解消除“濃度極化”現象。
1.2超濾膜技術的特點
超濾膜技術有著其他水處理技術有著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第一,超濾膜具有優秀的化學穩定性,耐高溫、耐酸堿性好,因此可以適用多種水質,適用范圍廣泛。第二,超濾膜技術的原理簡單,技術實現容易,自動化程度強,不僅節約勞動力而且對于維護和運行的安全都有著較高的保障。第三,超濾膜技術是物理層面的方式,在整個處理凈化過程中不依賴化學試劑,不會對被處理水質產生二次污染。第四,超濾膜技術在整體的處理效率和效果上都呈現著較為滿意的結果。其大容量的污水處理對于中小城市的飲用水處理效率的提高有著巨大的優勢。
2.環保工程水處理中超濾膜技術的應用
2.1飲用水處理
時代不斷地前進發展,人類在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升高并且逐漸超過了標準。這就造成了水質污染的不斷加劇和淡水資源的不斷惡化。正是這種現象的不斷加劇導致了人們對于水資源不斷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發了人們對于飲用水質量的不斷追求。飲用水的凈化處理已經成了現在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超濾膜在這方面的使用就顯示出了很大的優勢。因此,通過飲用水超濾膜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有害物質、細菌和雜質等,使得人們可以飲用健康安全的飲用水。
2.2海水凈化
目前可供直接引用的淡水資源在不斷地縮減,人們越來越多的將目光轉向了海水。海水資源占據了地球水資源總量的96.53%,如果可以將如此豐富的資源通過技術轉化實現為可供飲用的水資源,這將大大的緩解目前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因此,目前海水淡化是很熱切的話題,很多技術像電滲技術等大多可以實現一次性的海水淡化,但是其轉化率較低,還伴隨著很大的能源消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隨著人們研究的不斷深入,超濾膜技術在海水淡化中也在不斷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通過分離和物化性能成功的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了能源損耗。
2.3工業廢水處理
隨著工業的發展進步,工業廢水的排放在不斷增加但是能得到有效處理的卻很少,這是水資源受到污染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放任這種現象一直持續,隨著污染的不斷擴大,將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嚴重的后果。工業污水排放物中還包含有很多可以進行二次利用的物質,如果通過一定的技術進行回收再利用不僅緩解水污染同時節約了能源。超濾膜技術可以通過有害物質和水分子的分離可以實現特殊成分的回收再利用,使得工業污水達到回收利用的價值,最終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目的。
2.4含油廢水的處理
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也導致了含油廢水的排放量逐年上升。含油廢水的肆意排放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水資源的污染。超濾膜技術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使用可以使得浮油、浮化油和有害物質得到分離,實現凈化的目的。而且,在超濾膜技術進化過后的水資源是符合凈水標準的,所以可以通過有害物質的分離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還減少了這一類生活污水為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隨著環保工程中超濾膜技術的廣泛應用,其效果已經受到了大家普遍的認可。目前的時代發展中,超濾膜技術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水處理技術,其有著高度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可以實現高效的轉化和利用,為我們的生活切實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和變化。該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緩解匱乏的水資源的現狀,同時將污染排放降到最低,實現了水資源的更好的保護。